山丹:解锁文化传承的“三道密码”
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、不可替代的文化信息资源,更是国家精神支柱和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。近年来,山丹县探索非遗活态传承、有效传承和多元传承机制与智慧,积极挖掘整理非遗传承保护经验与做法,以情怀去保护、借传播去赓续、用革新去破圈,内外兼修、全民参与,激活非遗传承保护的活力。

“情怀”解锁保护密码,让“非遗”延续根脉

无论是世代传唱的山丹宝卷,还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山丹烙画,或是山丹独有的“穗子拳”都是山丹历史的见证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目前,全县已建立省、市、县三级名录保护体系,共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类135项,公布147名非遗传承人,建成省级非遗扶贫工坊4家,成立非遗研发中心1处,27所非遗传习所挂牌运营。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和特色民间小戏小调,创排《胡腾舞》《穗子拳》《民间小调》《剪纸印象》等非遗节目。为方便群众对非遗的学习和交流,山丹县文化馆、非遗研发中心实现了常年免费开放,并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文化馆、非遗研发中心、传习所及中小学校不定期开展非遗传承活动,让更多文艺爱好者掌握非遗技能,勾起传统技艺情怀,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“非遗”传承保护中来。

“传播”解锁赓续密码,让“非遗”历久弥新

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,进入大众视野,让非遗文化“活起来”。每逢春节、元宵、“二月二”等民俗文化传统节日和自然遗产日等主题日举办非遗文艺节目展演、代表性非遗项目图片展及《非遗法》宣传、非遗美食品鉴、非遗技艺培训、“云游非遗影像展”、非遗购物节等活动,进行宣传展示和展演。精心策划“山丹县首届炒拨拉美食节”大型非遗宣传展示品鉴活动。非遗传承人周玉梅、张娟、赵振龙分别获得金张掖乡村工匠技能大赛一等奖、三等奖和优秀奖,剪纸作品《陇原盛景》荣获2023年十六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三等奖,红枣木车载龙门铃香薰荣获“张掖有礼”彩虹元素伴手礼文创大赛优秀奖。

“革新”解锁破圈密码,让“非遗”走出家门

不断推陈出新,深入改革创新,让“非遗”异彩绽放。积极推进非遗与旅游及乡村振兴的多元融合,在焉支山、大佛寺、国家长城文化公园以及高庙文化产业园、芦笋庄园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植入非遗元素,开设文创店。组织非遗文创产品参加北京“亚洲文化旅游展”、深圳文博会、兰州黄河旅游文化艺术节等大型交易会,传承人周玉梅、张志光多次带山丹烙画、麦秆画赴国外参加国际文化交流,石木堂红枣木多功能养生系列产品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,山丹麦秆画、树皮画和针织品入选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展。成立文创产品研发、历史文化创研和特色美食开发专班,完成“山丹民俗系列丛书”“非遗文创产品研发”“山丹·好礼”“山丹炒拨拉”等非遗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通过政府引导,搭建基础设施,鼓励非遗传承人参与管理,形成合理、宏观定位和可操作的工作模式,将市级非遗“焉支山庙会”“山丹罐罐席”“祁店冬至”等非遗项目引入旅游空间,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、品尝非遗美食、体验当地民众生活方式。

 

 

分类
工作动态
非遗传承
群文活动
艺术欣赏
服务预约
精彩推荐
活动预约
培训辅导
线上舞台
非遗传承
赶大集
分馆建设
馆办团队